環保署:半年收到40萬個紙包盒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表示,去年6月起分階段在5間「綠在區區」,試用5部「入盒機」,為期一年,測試回收及回贈等技術;回贈水平與「入樽機」一樣,每個紙包飲品盒一毫,半年已有超過4.5萬人次使用,共收到40萬個紙包盒,即每人平均回收約9個盒。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 NOW TV: 環保署:半年收到40萬個紙包盒

2025年2月18日

(只限中文版)

 

按此了解「入盒機」技術測試項目 – 綠在區區 紙包飲品盒回收

環保署擴大廚餘回收網絡 每日收集300公噸按年增7成 智能廚餘回收桶6大功能防蟲除臭保衛生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積極擴展廚餘收集網絡,已在全港公共屋邨安裝74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至今年7月,署方每日收集300公噸廚餘,較去年同期大增7成。有智能廚餘回收桶承辦商表示,回收桶配備消毒、除味、害蟲控制系統等確保衛生,收集到的廚餘會送到政府廚餘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智能廚餘回收桶具備6大功能,包括配備智能傳感器,可量度廚餘重量,消毒、除味、害蟲控制系統等確保衛生,背後亦有大數據系統支援整個廚餘回收網絡及連接「綠綠賞」積分系統;而所有廚餘會送到政府廚餘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

基石環保 廚餘回收

機身設計便民  具備防蟲除味功能

為更有效率監察逐漸增加的廚餘回收量,每部智能廚餘回收桶均連接到大數據平台。Cornerstone執行董事劉偉恩表示,收集到的數據有助分析居民回收廚餘習慣、參與率及趨勢等,從而更好地規劃廚餘回收。承辦商亦會不時為智能廚餘回收桶進行升級,包括安裝新型天線,更換更耐用的門蓋配件等,以提高智能廚餘回收桶運作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至於市民回收過程亦相當簡單,只需用「綠綠賞」手機App或實體卡上的二維碼在機身的鏡頭前掃一掃,智能廚餘回收桶的頂蓋打開後就可倒入廚餘。回收完成後,「綠綠賞」積分就會自動儲入帳戶,儲夠積分便可以兌換食品和日用品。

現時九龍城德朗邨設有八個智能廚餘回收桶,邨內清潔工梅姐分享,居民普遍養成定時回收廚餘習慣,清潔團隊掌握了居民回收規律,甚少出現「爆滿」情況。她又指,居民清楚廚餘回收規則,如生、熟、吃剩或變壞的食物可回收,水分過多的廚餘或容易混入的非廚餘物質(例如一次性餐具餐盒)就不宜放入桶內。此外,清潔工人會用漂白水抹乾淨桶邊位置,機身上的消毒洗手液和除臭劑亦都會定時補充,以確保環境衛生。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星島日報:環保署擴大廚餘回收網絡 每日收集300公噸按年增7成 智能廚餘回收桶6大功能防蟲除臭保衛生

2024年9月9日

(只限中文版)

紙包飲品回收機每「盒」一毫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上月起於3間綠在區區設「入盒機」,測試以機器收集廢紙包飲品盒,並向參與市民每個盒回贈1角。

繼「入樽機」後,環保署會在5間綠在區區設置「入盒機」,測試應用機器回收紙包飲品盒。上月率先在「綠在深水埗」、「綠在屯門」及「綠在元朗」試用,另外兩部入盒機於本月在「綠在沙田」及「綠在東區」投入服務。入盒機只接受一般在港售賣、100毫升至2公升的紙包飲品盒。

不過,入盒機要求投入的飲品盒不變形,只需在盒頂剪斜角並沖洗,一改過往剪開及攤平的回收要求。記者嘗試將攤平的飲品盒投入機中,回收機即無法識別並拒絕接收,記者將飲品盒「還原」才能成功回收。而回收的速度約兩秒便完成程序。

入盒機具備重量、外形等多重辨識功能,以減少回收不合規或有殘餘液體的紙包飲品盒。紙包盒被回收機收集後會即時壓縮,因此,市民在回收前需確保盒身不變形,以便入盒機能準確辨識可接受的紙包飲品盒。入盒機投入服務以來,已收集逾5,000個紙包飲品盒於本地循環再造。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東網:紙包飲品回收機每「盒」一毫

2024年7月8日

(只限中文版)

 

按此了解「入盒機」技術測試項目 – 綠在區區 紙包飲品盒回收

廚餘收集計劃擴至全港公共屋邨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與房屋署和房屋協會合作,於2022年10月底展開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計劃,目標是在今年8月底前在全港213個公共屋邨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收集廚餘,培養居民回收廚餘的良好習慣。今年6月底,該署共安裝74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覆蓋全港所有公共屋邨。

他說,在公共屋邨收集的廚餘將送往各廚餘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環保署會繼續在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並計劃今年第三季起在廚餘回收量較高的公共屋邨優先增置更多智能廚餘回收桶,並逐步推展至其他公共屋邨,目標是兩年內達到起碼一座一桶,方便市民。

另外,該署已在深水埗東區西貢、沙田四個「綠在區區」設施和駱克道街市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並正籌備在「綠在屯門」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預計7月中投入服務。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政府新聞網:廚餘收集計劃擴至全港公共屋邨

2024年7月4日

(只限中文版)

綠在區區|全港214個屋邨增設智能廚餘機!

/ 文章轉載 /

綠在區區|全港214個屋邨 增設智能廚餘機

廚餘佔香港1/3垃圾量

環保署現時在港九新界214個公共屋邨設有「智能廚餘機」,採用具備防滿溢及除味裝置的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以保持環境衞生,並提供「綠綠賞」智能積分獎賞鼓勵居民參與,慢慢改變生活習慣。

回收廚餘每日可賺取50「綠綠賞」積分,並可在指定公共屋邨禮品兌換機或「綠在區區」任何回收點兌換日用品或食品,例如麵食、香米、芥花籽油等。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七周年,環保署推出「回收大行動」,「綠綠賞」會員即日起至7月31日,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回收廚餘,每日可獲取額外10分「綠綠賞」積分,連同基本的50分「綠綠賞」積分,共可獲得60分「綠綠賞」積分。

 

如何使用廚餘回收機?

1.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積分卡

2.掃描回收二維碼

3.廚餘機頂門打開,將廚餘放進回收桶。當放進回收桶的廚餘重逾100克,頂蓋會在20秒左右自動關上,但事前建議先瀝乾廚餘水份。

4. 回收完成後,積分智自動儲入「綠綠賞」帳戶

 

2024年最新 智能廚餘機位置(截止30/6)

環保署在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採用智能廚餘機收集廚餘,再運往環保署廚餘回收設施處理,將其轉化為能或為材,於港九新界214個公共屋邨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

另鄰近住宅區的4個回收環保站(綠在區區)「綠在深水埗」、「綠在東區」、「綠在西貢」、「綠在屯門」和部份私人住宅樓宇及屋苑亦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Yahoo新聞連結:全港214個屋邨 增設智能廚餘機

2024年7月3日

(只限中文版)

謝展寰:若強推恐民意反彈大 廚餘機數量可望增加1倍

/ 文章轉載 /

將增100個流動廚餘回收集點

謝展寰指,先行先試計劃的目的是評核實行時的影響及遇到的問題,計劃反映垃圾袋計設有問題,需要修改。不過,他指,過去數月的宣傳亦沒有白費,很多市民對減廢分類回收的認知及關注度已大幅提升,多類物品的回收量增加40%,其中廚餘回收量更增加一倍。現時社會都對回收減廢熱起來,「過往20幾年宣傳教育,都做唔到現時對減費嘅關注程度」。他強諣希望抓住機遇,再大力宣傳教育,計劃向公共屋邨居民派發6個月指定袋。屆時會向市民派發資料,教導和鼓勵他們一個月用20個垃圾袋,減少廢物,以及哪種廢物可以進行回收,相信有指定袋實物參與的效果比起只做廣告宣傳好。他指出,由於垃圾過夜會臭,需要將廚餘分隔出來,放在家中兩日都無問題。

對於有指回收配套不足,及設立回收網絡起步太慢,謝展寰強調,自上任後已大力擴大「綠在區區」及增加流動收集點等回收配套,當局有意延長「綠在區區」每天3小時運作,未來屋邨廚餘桶會增加一倍,並會擴大至私人樓宇。因應單幢樓或三無大廈等,未必有地方擺放廚餘桶,末來政府計劃今年派出流動車,並設立100個廚餘收集點,及有一百個垃圾站設立廚餘收集點,以及正與食環署討論在合適的街市設廚餘收集點,但暫時未有數字公布。

謝展寰表示,除增加配套外,亦要加大誘因,如考慮增加綠在區區的兌換物品,令吸引力增加。被問到誘因屬於獎勵計劃,會否和污者自付原則有不同,他強調不會放棄污者自付的原則,指推行垃圾收費需要有條件,即是民情,希望政策讓市民可以慢慢接受。

 

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星島頭條:垃圾收費暫緩|謝展寰:若強推恐民意反彈大 廚餘機數量可望增加1倍連結

2024年6月2日

(只限中文版)

謝展寰指向公屋戶派指定袋助鼓勵分類廚餘 有區議員倡增廚餘機

/ 影片分享 // 文章轉載 /

政府即日起向公屋住戶免費派發指定垃圾膠袋,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有助教育及鼓勵住戶將廚餘分出來。有區議員認為要增加廚餘機,居民才有分類的意欲。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稱:「如果20個、30日,總有些日子垃圾要過夜,垃圾過夜會臭,因為有廚餘,如果將廚餘分出來就不臭,擺一兩日無問題,所以也鼓勵他們將廚餘分出來。」

有區議員就指,廚餘機不足,影響居民分類意欲。

黃大仙區區議員楊諾軒指:「可能要走10分鐘,才能去到最近的廚餘機,甚至一些私人屋苑,走過來都要10至15分鐘,拿著廚餘真的不方便。」

謝展寰指,未來會將廚餘回收點擴展至200個公共屋邨,未來一年亦會在私人屋苑和三無大廈附近,設立100個流動廚餘回收站,亦會在中小學校園推廣回收。

 

要閱讀更多或繼續收看可按連結播放無綫新聞影片:【垃圾徵費】謝展寰指向公屋戶派指定袋助鼓勵分類廚餘 有區議員倡增廚餘機

2024年6月1日

(只限中文版)

綠在區區|全港185個屋邨 增設智能廚餘機!

/ 文章轉載 /

綠在區區|全港185個屋邨 增設智能廚餘機

廚餘佔香港1/3垃圾量

環保署現時在港九新界185個公共屋邨設有「智能廚餘機」,採用具備防滿溢及除味裝置的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以保持環境衞生,並提供「綠綠賞」智能積分獎賞鼓勵居民參與,慢慢改變生活習慣。

處理廚餘回收3步:

1.先分類,分揀出可回收廚餘

2.暫儲存

3.儲積分

如何使用廚餘回收機?

1.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積分卡

2.掃描回收二維碼

3.廚餘機頂門打開,將廚餘放進回收桶。當放進回收桶的廚餘重逾100克,頂蓋會在20秒左右自動關上,但事前建議先瀝乾廚餘水份。

4. 回收完成後,積分智自動儲入「綠綠賞」帳戶

回收免費換禮品

回收廚餘每日可賺取50「綠綠賞」積分,並可在指定公共屋邨禮品兌換機或「綠在區區」任何回收點兌換日用品或食品,例如麵食、香米、芥花籽油等。

2024年最新 智能廚餘機位置(截止31/5)

環保署在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採用智能廚餘機收集廚餘,再運往環保署廚餘回收設施處理,將其轉化為能或為材,於港九新界185個公共屋邨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

另鄰近住宅區的回收環保站「綠在深水埗」及「綠在東區」和部份私人住宅樓宇及屋苑亦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

 

要閱讀更多,可繼續瀏覽Yahoo新聞連結:全港185個屋邨 增設智能廚餘機

2024年5月31日

(只限中文版)

環保署明起啟動推「回收大行動」 綠在區區回收可獲6倍積分廚餘機回收額外多10分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今(31日)宣布,明起啟動「回收大行動」,市民由日起至下月31日在環保署轄下「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交回指定回收物可獲6倍「綠綠賞」積分,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回收廚餘亦可額外再獲10分,署方亦會在7月推出以「大嘥鬼」為主題的期間限定禮品供市民換領,包括大嘥鬼襟章、掛肩袋、環保袋及手機背帶,冀透過活動鼓勵市民培養分類回收習慣並融入生活,活動亦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7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

環保署稱,截至今年五月底,「綠在區區」已設有11個「回收環保站」、77個「回收便利點」,包括45個設於公共屋邨內、超過130個「回收流動點」,再加上82套智能回收箱和和逐步增加的「回收流動點」,預計公共收集點在六月會增加至約380個,並於八月再增加至約500個。連同鄉郊地區約1,100套路邊回收桶,上述設施組成的回收網絡已覆蓋全港各區超過8成的人口。

「綠在區區」全港智能廚餘機地點

原來廚餘都可以回收!「綠在區區」在全港多個公共屋邨設智能廚餘機,除了能夠回收廚餘,還可以順便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積分卡積,解決廚餘問題外,還可以用積分換禮物,一舉兩得!

 

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TOPICK原文網址:環保回收|環保署明起啟動推「回收大行動」 綠在區區回收可獲6倍積分廚餘機回收額外多10分

2024年5月28日

(只限中文版)

 

公眾智能廚餘收集點如下:

  • 九龍「綠在深水埗」
  • 港島「綠在東區」
  • 新界「綠在西貢」

灣仔駱克道街市設公眾廚餘收集點 回收時間朝十晚八

/ 文章轉載 /

政府在灣仔駱克道街市設置公眾廚餘收集點

廚餘機設在街市門口當眼處,市民自行分類出可回收的廚餘後,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內的二維碼掃描,就可啟動廚餘機,頂門打開後倒入廚餘。

廚餘機回收時間由早上十時至晚上八時。這個是食環署轄下街市第一個公眾廚餘收集點,環保署指如果反應正面,會考慮推展至其他街市。

 

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無綫新聞原文網址:灣仔駱克道街市設公眾廚餘收集點 回收時間朝十晚八

2024年4月20日

(只限中文版)